【品诗“食”药】藏在二十四节气美食中的中药——白露篇

发布日期:2024-09-06 17:15 来源: 分享到:


水土湿气凝而为露,

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

而气始寒也[1]

自白露始,天气由热转凉,

昼夜温差渐渐拉大,暑热与秋凉就此分界。



《白露》

·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白露时节,夏季风逐渐被冬季风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同时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光照强度减弱,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人们爱用“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天气逐渐转凉,夜晚的凉意使草木上凝结着莹白的露水,因得“白露”美名。《诗经》中也有名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民谚云:“白露身弗露。言至是天气乃肃,可以授衣耳。”白露节气期间,是全年昼夜温差最为悬殊的时段。白露过后,空气干燥,加之人体在夏季津液耗损,极易出现口舌生疮、鼻腔和皮肤干燥、咽喉肿痛、咳嗽、便秘等“秋燥”症状。此时,食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药食有助于缓解。从五行的角度看,秋、肺皆属金,对应白色,因而此时补充白色的食物有滋阴润肺的功效。我国许多地区也有“白露吃白食”,吃“十样白”的习俗。


【天麦冬茶】

材料:天冬、麦冬各12克。

做法:取上两味加入沸水300毫升浸泡十分钟,代茶饮,每日一剂。


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的干燥块根。夏季采挖,洗净,反复暴晒、堆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须根,干燥。【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2]


       


《咏廿四气诗·白露八月节》

·元稹

露沾蔬草白,天气转青高。

叶下和秋吹,惊看两鬓毛。

养羞因野鸟,为客讶蓬蒿。

火急收田种,晨昏莫辞劳。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基于对大自然的深入观察,古人通过“三候”描述这一时节自然界的景象和动物的行为变化:“一候鸿雁来”,鸿为大,雁为小,“鸿雁”同时指代两种鸟类;鸿雁二月北飞,八月南飞。“二候玄鸟归”,玄鸟即燕子,燕子春分而来,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鸟,春日南飞,而北飞为归。“三候群鸟养羞”,此“羞”同“馐”,指美味的食物。“玄武藏木荫,丹鸟还养羞”,鸟儿感知到秋日的寒意,纷纷储备食物为萧索的冬天做准备。《逸周书·时训》中云:“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羣鸟养羞。”

龙眼肉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nLour.的假种皮。夏、秋二季采收成熟果实,干燥,除去壳、核,晒至干爽不黏。【性味与归经】甘,温。归心、脾经。【功能与主治】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2]

福建地区的人们普遍认为,于白露节气食用龙眼,具有极为显著的滋补功效,食用一颗龙眼堪比一只鸡。龙眼肉甘温滋补,入心脾两经,具有益心脾、补气血的功效,还能改善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的症状。清严西亭《得配本草》谓龙眼肉有“易脾胃,保心血,润五脏,治怔忡”之功效


【山药桂圆粥】

材料:生山药100克,桂圆肉15克,荔枝肉三个,五味子3克。白糖、水适量。

做法:将生山药去皮切成薄片后,与桂圆肉、荔枝肉(鲜肉更佳)、五味子、水同煮,高火30分钟,煮好后加白糖搅匀即可。

然而,美味的龙眼也并非人人适合。龙眼味甘性温,多食易滋腻生痰,所以舌苔厚腻、腹胀、身重等湿气重者、有痰饮者,以及舌红口干、口舌生疮等火旺者,均应忌用。由于龙眼含糖量偏高,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用量,健康人每天食用亦不宜超过300克。



参考资料:

1.《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元·吴澄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年版


供稿:海南省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服务中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及电子书

审改:林凯、张辉




  • 版权所有:海南省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服务中心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南海大道53号
  •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