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时节,大雁北归
岁月风平,万物皆安
愿前途明媚坦荡
也有诗意温暖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雨水,在每年公历2月18日-20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330°时,即为雨水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大地解冻,冰雪融化,春风化雨,滋养万物,故而得名。
今年的雨水将在2月18日下午6点6分来临。雨水节气的到来,标志着气温逐渐升高,天气转暖,开始大量降雨,春天即将到来。
雨水节气的主要特点是全国各地都开始进入春雨时节,降雨量明显增多,尤其是像江南一带,雨水节后开始进入每年一度的汛期,雨水节气内的降雨量一般都会达到一年中之最。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降水增多,湿气过盛也随之而来,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湿困脾胃,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中医认为,湿气通于脾。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且《黄帝内经》说“春主肝”,肝脏在春季活动比较旺盛。但肝木易克脾土,稍有不慎容易损害脾胃。五味之中,酸味入肝、甘甜入脾,因此雨水时节宜健脾祛湿,少食用酸味食物,多吃甘味食物。
药膳食补是调理脾胃最常用的办法,如砂仁鲫鱼汤。此汤具有健脾开胃、利湿止呕、补气养血、促进消化等作用。制作方法如下:1、准备食材:鲫鱼1条、砂仁(3-5g)、陈皮、生姜、盐等;2、将鲫鱼处理干净后,用油煎至两面微黄;3、在砂锅中加入清水,放入煎好的鲫鱼、生姜片和砂仁(砂仁需要后下或短时间煮制)。4、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至汤色乳白;5、调入盐等调味料即可食用。
砂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绿壳砂Amomum villosum Lour.var.xanthioides T.L.Wu et Senjen或海南砂Amomum longiligulare T.L.Wu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脾、胃、肾经。【功能与主治】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时节带着春日的湿润与生机悄然来临。此时,气候乍暖还寒,湿气渐重,人体的脾胃功能也容易受到影响。在这样的时节里,一款温润滋补的芡实山药粥就成为了养生的绝佳选择。
制作方法如下:
食材:芡实30克、山药30克、大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1、将芡实、大米洗净,山药去皮切成小块。2、把芡实、大米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至米粒开花,放入山药块继续煮至山药熟烂,最后加入冰糖调味即可。
芡实为睡莲科植物芡Euryale ferox Salisb.的干燥成熟种仁。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取出种子,洗净,再除去硬壳(外种皮),晒干。
【性味与归经】甘、涩,平。归脾、肾经。
【功能与主治】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参考资料: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0年版
供稿:海南省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服务中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及电子书
审改:林凯、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