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海南省药物警戒中心科普宣传

谈谈代购药品的风险

来源:发布时间:2025-07-09 18:35

在影片《哪咤之魔童闹海》中,申公豹为陈塘关的民众代购药品的情节令人感动。陈塘关的百姓在被龙族和海底妖兽围攻后急需医疗救助。申公豹依照李靖提供的药材清单,代为采购并运送至陈塘关这些药材承载着救助陈塘关民众的希望。这一情节不仅彰显了申公豹的侠义精神和对民众的深情关怀,也凸显了在紧急情况下药品对于保障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药品代购行为却暗藏着诸多风险。

风险一:法律风险

代购药品可能涉及销售假药罪的法律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销售假药罪的最高刑罚可达无期徒刑。如果代购的药品被认定为假药,代购者将面临严重的刑事责任。

药品代购市场中,假冒药品和以次充好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代购者可能会通过各种手段降低采购成本,如假货伪装成专柜代购。消费者在购买这些代购药品时,很难判断其真伪和质量。境外代购的药品往往未经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这些药品可能没有在国内通过毒理、药理、病理测试,不一定能符合的质量标准,可能存在健康安全隐患。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代购者本人不是为了牟利,而是出于好心为他人代购,但如果这些药品被认定为假药,代购者仍可能面临法律制裁。

风险二:健康威胁隐忧

代购的药品,特别是从国外代购药品,往往没有没有中文标签和中文说明书等,这往往会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用药隐患。消费者难以理解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等重要安全性信息,容易导致误用、滥用或使用不足。

风险三:药品质量无法保证

一些药品需要特殊的储存条件,如冷藏或避光保存,但在代购过程中,这些条件往往难以保证。代购药品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因为温度、湿度等条件的变化而失效或变质。

消费者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和健康呢?这里有四个安全用药的建议

一、选择正规渠道:安全用药的基础

消费者应选择正规的药店或医院购买药品,避免通过非法代购渠道购买。正规渠道购买的药品有质量保证,且有合法的售后服务。同时,消费者可以获取清晰的药品信息和说明书,包括生产日期、有效期、成分等,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正规渠道还包括具有网上销售资质的药品零售企业。在网上购买药品时,消费者应该选择具有网上销售资质的药品零售企业,避免在没有资质的网站或平台上购买药品。正规的药品零售企业会提供清晰的药品信息和有效的售后服务,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二、了解药品信息:明智选择的前提

在购买药品前,消费者应该了解药品的适应症、生产日期、有效期、成分、不良反应等信息,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进口药品,消费者应该确认药品是否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是否有中文说明书和合法的进口手续。未经批准的药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消费者应该尽量避免购买和使用。

三、注意药品包装:质量保证的标志

消费者在购买药品时,应该注意检查药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检查药品外标签是否完整,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标签或者说明书应当注明药品的通用名称、成份、规格、上市许可持有人及其地址、生产企业及其地址、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标签、说明书中的文字应当清晰,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事项应当显著标注,容易辨识。外标签中,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不能全部注明的,应当标出主要内容并注明“详见说明书”字样。包装不完整或信息不全的药品可能存在质量问题或来源不明。消费者在使用药品前应该仔细阅读说明书,确保正确使用药品。如果没有中文说明书,消费者应该谨慎购买,避免因使用不当导致健康风险。

四、留存购药凭证:维护权益的依据

消费者要保留药品外包装、说明书、购买凭证(订单记录、发票)及聊天记录,以便售后维权。若用药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消费者应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并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主办:海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承办单位:海南省药物警戒中心

电话:0898—66833811 传真:0898-66833823 电子邮箱:hnadr@hainan.gov.cn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南海大道53号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