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 防疾病 保健康”
自婴儿降生开始,第一个24小时内,护士就会为其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用于预防乙型肝炎和肺结核疾病。其实,我们从新生期到儿童期,从青少年到老年各个年龄段都会打疫苗,以抵挡有害疾病的侵袭。那么,疫苗是什么,它是药品吗?让我们来聊聊疫苗的那些事儿。
一、疫苗是什么?
疫苗是指为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免疫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它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等方法制成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包括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
免疫规划疫苗,是指居民应当按照政府的规定接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如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
非免疫规划疫苗,是指由居民自愿接种的其他疫苗。如九价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非免疫规划疫苗遵循自愿、自费接种原则,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接种。
疫苗是一种特殊药品
疫苗不同于一般药品:
1.疫苗关系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和国家安全,是国家战略性、公益性产品。
2.疫苗是预防性产品,主要供健康人群使用,且以婴幼儿使用为主。
3.疫苗作为生物制品,生产工艺更为复杂,对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的要求更高。
二、疫苗如何发挥作用?
我们的身体如果遭受过某种病原体的攻击,它就会记住这种病原体,并在未来再次遭遇时迅速而有效地发动反击,这就是免疫记忆。疫苗通过提前训练我们的免疫系统,使其能够识别并攻击可能对我们造成威胁的病原体,使我们的身体能够长期抵抗某些疾病的侵害。
三、为什么要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保护自己和他人健康的重要方式,不仅能避免自身罹患某些疾病,还能为整个社群建立免疫屏障,尤其保护那些因年龄或健康原因无法接种的弱势群体。
如果不接种疫苗,我们就会面临麻疹、脑膜炎、肺炎、破伤风和脊灰等疾病导致的严重病症和残疾风险。这些疾病中有许多会危及生命。据世卫组织估计,仅儿童疫苗每年就可挽救超过400万人的生命。
提示:不是只有儿童才需要接种疫苗。任何年龄段的人,包括儿童、青少年、成人和老年人,都有必要接种疫苗以预防疾病。不同的疫苗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些疫苗只适用于儿童,如卡介苗、五联疫苗和轮状病毒疫苗等。
四、接种疫苗安全吗?会有副作用吗?
1.任何疫苗都是在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安全监测后才被批准上市的。疫苗上市流通要经过研制、注册、生产、签发等流程,而上述流程国家均有严格的要求。
2.像任何药物一样,接种疫苗偶尔会引起不良反应,如注射部位疼痛、发热、乏力等,但这些反应通常是短暂和轻微的,而且可自行缓解。
虽然接种疫苗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但更重要的是,接种疫苗的获益比风险更大,也就是说接种疫苗预防疾病带来的好处远高于接种疫苗产生不良反应的坏处。
提示:哪些情况需要暂缓接种疫苗?
正在发热,特别是高热者;
各种急性传染病、慢性疾病发病期间;
严重营养不良;
近期使用过免疫球蛋白或免疫抑制剂等。